作者:胡輝南
01
近段時間以來的最大的新聞,莫過于美國政府實施對華為出口禁令。
美國政府先是宣布將華為及其70家附屬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這意味著,向華為出口美國的產品和技術將需要美國官方的批準,也就是會出現美國芯片斷供。
要知道,中國每年從國外進口芯片高達2300多億,是世界上最大的芯片進口國。
隨后,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按特朗普要求,停止與華為相關的業務和服務,涉及硬件、軟件和技術服務方面,包括旗下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安卓。
這意味著華為新版的安卓智能手機,將無法享受 Google Play 商店、Gmail 電郵、YouTube 視頻以及 Chrome 瀏覽器等服務,這對海外市場的影響可謂是巨大的。
一時間,華為似乎成為了當年的中興。2018年4月,美國商務部宣布,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電子技術或通訊元件,為期長達7年。最后,中興付出的代價是被罰款超過20億美元、董事會及管理層被全面更換,還要接受美國派人監管運營10年。

如今,華為也被美國制裁了,不過與中興不同的是,華為并沒有走上“赴美協商”之路,而是選擇了正面硬杠美國。
對于美國的芯片“斷供”,華為將啟動海思“備胎芯片”計劃。
華為旗下芯片公司——海思半導體總裁何庭波,在一封致員工的內部信中寫道,華為多年前已經做出過極限生存的假設,預計有一天,所有美國的先進芯片和技術將不可獲得,而華為仍將持續為客戶服務。并宣布所有曾經打造的備胎,一夜之間全部轉‘正’”。

而對于谷歌的“封殺”,華為也將啟動系統自研計劃。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一個微信群透露,華為OS最快將于今年秋天、最晚將于明年春天便有可能面市。
可見,華為的“硬剛”底氣來源于自身雄厚的技術實力。
02
華為創始人、CEO任正非在針對相關熱點問題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面對美國的“90天臨時執照”,我們最重要的還是把我們自己能做的事做好,美國政府做的事不是我們能左右的。
“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是多么簡單而有力量的一句話,從一個側面體現出一個企業家的底氣與精神。

的確,許多中小微企業的老板也都著力于“把企業做好”,但我發現,有些企業家老板卻只忙一件事情,就是如何讓企業利潤最大化,也就是如何提高銷售額和降低成本,但卻忽略了外部競爭環境,導致在毫無防備當中,被競爭對手打敗。
為什么華為這么有底氣?就是因為擁有核心競爭力,即使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即使面臨美國制裁,依然能維持穩步發展。
我認為,經營企業就如經營人生,既要懂得認真低頭做事,也要學會適時抬頭看路。
【氫盈思維】主張企業必須建立壁壘,意思不是簡單的去思考如何防止競爭對手進入市場,而是為企業可持續性發展建立企業核心競爭力。在企業經營過程中,要有建立“護城河”的思維。
03
關于企業的競爭戰略,有一個很出名的分析模型—— 波特五力模型。
這個模型是邁克爾·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可以有效的分析競爭環境,從而制定出相應的戰略。5種力量分別是:
1. 供應商的議價能力
2. 購買者的議價能力
3. 潛在競爭者進入的能力
4.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5. 同行的競爭能力
其實,我們也可以運用這個模型來分析本次的華為事件,看看美國政府是如何通過五力模型,制裁華為,以削弱其競爭力的。
1. 供應商戰略:利用美國芯片供應方的強勢議價能力,把華為列入“實體名單”,限制美國企業向華為供貨,響應的企業包括谷歌、英特爾、高通、Lumentum公司、美國QORVO等。
2. 購買者戰略:利用“世界老大”的身份,慫恿或者聯合各國抵制華為。
3. 潛在競爭者戰略:企圖通過最大限度地壓制華為,為美國市場營造寬松的市場環境,好讓更多美國本土企業進場。
4. 替代品戰略:短期來看,美國制裁華為也讓其受到了不少損失,因為目前在美國市場幾乎找不到華為的替代品,但是長期來看,替代品難免不會出現,說到底,無非就是另一種形式的“保護主義”。
5. 同行競爭戰略:如果說這場“戰爭”有贏家,那就一定是華為的競爭者無疑。去年中興遭美國制裁,競爭對手蘋果、愛立信和諾基亞的股價紛紛逆勢上揚。但是,這次的華為似乎不太容易“對付”,牽連的范圍要大得多。
自“禁令”出臺,谷歌等美國多家華為供應商公司股價連日來紛紛下跌。而在歐洲市場上,德國英飛凌公司也因在美國的子公司受到影響,公司股價一度大跌。

04
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應該如何因應時代的變化,借用波特五力模型提升競爭力?
【氫盈思維】重新定義了企業建立壁壘的五種力量:
(1)供應鏈的力量(供應商)。分析供應商數量的多少,在此基礎上分析及思考如何提高自身的議價能力。
(2)渠道的力量(購買者)。渠道的力量就是找到精準客戶及其需求的能力,這個能力在互聯網+時代顯得尤其重要。
(3)無形資產的力量(新競爭者威脅)。提升自身的無形資產,比如專利、品牌、準入牌照等。
(4)不斷更新的力量(替代品威脅)。保持產品或者服務的迭代和更新。
(5)市場占有率(行業競爭)。嘗試尋找更細分的市場,把這個市場做到第一。
以上五種力量其實就是把企業的附加值盡可能地推向微笑曲線的兩端,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建立壁壘是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中小微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以經營為中心,同時必須保持建立壁壘的思維,否則當你抬頭時就會發現很多競爭者出現,但你已經失去自我保護的能力。
